
在電力工程安裝中,電纜終端頭和中間電纜接頭,是輸變電電纜線路中重要的電力設備部件,它的作用是分散電纜終端頭外屏蔽切斷處的電場,保護電纜不被擊穿,還有內、外絕緣和防水等作用。在電纜線路中,60%以上的事故是附件引起的,所以接頭附件質量的好壞,對整個輸變電的可靠起十分重要作用。
1、導體的連接導體連接要求低電阻和足夠的機械強度,連接處不能出現尖角。中低壓電纜導體連接常用的是壓接,壓接應注意:
(1)選擇合適的導電率和機械強度的導體連接管;
(2)壓接管內徑與被連接線芯外徑的配合間隙取0.8~1.4mm;
(3)壓接后的接頭電阻值不應大于等截面導體的1.2倍,銅導體接頭抗拉強度不低于60N/mm2;
(4)壓接前,導體外表面與連接管內表面涂以導電膠,并用鋼絲刷破壞氧化膜;
(5)連接管、線芯導體上的尖角、毛邊等,用銼刀或砂紙打磨光滑。
2、內半導體屏蔽處理凡電纜本體具有內屏蔽層的,在制作接頭時必須恢復壓接管導體部分的接頭內屏蔽層,電纜的內半導體屏蔽均要留出一部分,以便使連接管上的連接頭內屏蔽能夠相互連通,確保內半導體的連續性,從而使接頭接管處的場強均勻分布。
3、外半導體屏蔽的處理外半導體屏蔽是電纜和電纜接頭絕緣外部起均勻電場作用的半導電材料,同內半導體屏蔽一樣,在電纜及接頭中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外半導體端口必須整齊均勻還要求與絕緣平滑過渡,并在電纜接頭增繞半導體帶與電纜本體外半導體屏蔽搭接連通。
4、電纜反應力錐的處理施工時形狀、盡寸準確無誤的反應力錐,在整個錐面上電位分布是相等的,在制作交聯電纜反應錐時,一般采用切削工具,也可以用微火稍許加熱,用快刀進行切削,基本成型后,再用2mm厚玻璃修刮,用砂紙由粗至細進行打磨,直至光滑為至。
5、金屬屏蔽及接地處理金屬屏蔽在電纜及接頭中的作用主要是用來傳導電纜故障短路電流,以及屏蔽電磁場對臨近通訊設備的電磁干擾,運行狀態下金屬屏蔽在良好的接地狀態下處于零電位,當電纜發生故障之后,它具有在極短的時間內傳導短路電流的能力。接地線應可靠焊接,兩端盒電纜本體上的金屬屏蔽及鎧裝帶牢固焊接,終端頭的接地應可靠。
6、接頭的密封和機械保護接頭的密封和機械保護是確保接頭可靠運行的保障。應防止電纜接頭內滲入水分和潮氣,另外在接頭位置應搭砌接頭保護槽或裝設水泥保護盒等。
就技術水平而言,我國的輸配電設備在很多方面達到了一定的水平,但是規范化,標準化的程度仍有待提升。隨著智能電網的發展,電力自動化系統逐步IT化,傳統的通信電纜,控制電纜被網線上不可見的信號所取代,給電力設計、調試、驗收以及運行人員都帶來了巨大的挑戰,對于設備制造商也提出了更高要求。
目前,要滿足智能電網發展的需求,斷路器、變壓器等設備首先要實現智能化,即要與電網系統進行交互管理,實現設備狀態的可視化、控制終端的網絡化和自動化,確保設備在可靠、經濟的條件下運行。
智能電網將從技術、產品、產業鏈全面推進電力設備產業體系創新,提升電力設備行業的自主創新能力、技術能力和設備制造能力。在技術創新方面,要實現核心技術自主化、關鍵裝備國產化、產品制備工業化、產業體系系統化。
在產品創新方面,輸配電設備要全面提升其智能化品質,實現設備智能化融合,消除一、二次設備之間的明顯界限。增強設備的互動性,包括智能單元與相關設備的互動,一次設備與二次設備的互動,以及設備與客戶之間的互動。通過一次設備和二次設備的集成創新,裝備制造企業整體解決方案能力和國際競爭力將得到極大提升。
國家層面而言,要從占領國際高端技術制高點、掌握國際電力裝備制造業技術標準話語權出發,出臺以電力裝備制造企業為主體的科技研發優惠扶持政策,從而形成產、學、研、用相結合的高端裝備技術體系,形成一批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高端裝備產品,加大科技研發支持力度。
北極星碳管家網訊:北京冬奧會將實現全部場館100%綠色電能供應,預計到北京冬殘奧會結束時,冬奧會場館預計共消耗綠電約4億度,可減少標煤燃燒12.8萬噸,減排二氧化碳32萬噸。
在2月15日的北京新聞中心“雙奧之城·看典”互動展示活動的“全北京亮起來”主題專場,國網北京市電力公司冬奧辦主任楊志東介紹了北京冬奧會上的綠色供電與智慧電網,講述北京冬奧會如何做到100%綠色電能供應。
2019年1月30日,北京2022年冬奧會和冬殘奧會明確3大賽區26個場館賽期將全部使用綠色電能,意味著奧運歷史上將實現全部場館100%綠色電能供應。
楊志東介紹,北京市冬奧會場館綠電交易工作于2019年7月1日正式啟動,國家體育館、國家游泳中心、五棵松體育中心等7家冬奧場館和配套服務設施用上綠色電力。預計到北京冬殘奧會結束時,冬奧會場館預計共消耗綠電約4億度,可減少標煤燃燒12.8萬噸,碳減排32萬噸。
在北京冬奧會的電力服務保障中,國網北京電力大力推進冬奧科技創新,探索應用數字孿生、5G、區塊鏈、“智慧大腦”等前沿技術,以“源網荷儲”協同發展,加快推動傳統電力系統向新型電力系統的升級。
冬奧電力運行保障和指揮平臺(也稱“智慧大腦”)、氫動力發電車、機器狗、無人機……一個個“黑科技”在冬奧供電保障中應用,讓綠電更智能。楊志東提到,冬奧電力運行保障和指揮平臺是奧運會歷史上可視化的三維電力運行平臺,也是國家電網公司系統內針對重大賽事建立的供電保障平臺,它相當于電力保障指揮的大腦,為電力保障提高了效率?!爸腔鄞竽X”時刻監視著監測場館內外的電力運行狀況,如有異常會預警,再由現場指揮部的人員安排場館電力團隊前去處置。
國內首臺氫動力發電車在北京冬奧會上正式投用。該發電車使用氫氣轉化成電能,可為場館進行應急供電。楊志東介紹,這臺發電車的好處是可以布置到場館的側,在場館里進行應用,沒有噪音也沒有排放,產生的電能可以同時給10-20輛大巴車充電。
此外,國網北京電力公司還在三大賽區的多個場館布設了符合比賽規模數量的充電樁?!斑@些是公司在踐行綠色辦奧和低碳出行時進行的基礎工作,也是面向未來北京的城市發展做出的前瞻性工作”,楊志東說。
無論是機組啟停,還是機組正常運行,以及事故情況下,電氣倒閘操作做為日常工作較為重要的一個環節,機組及電網穩定運行。由于國產200MW機組全能值班員的實行,加之人員的優化組合,原從事電氣專業值班員減少,有經驗的人員不多。在電氣專業面,人員的技術水平、技術素質跟不上當前形勢的需要,電氣專業面人力更顯匱乏。雖實行全能值班員,但跨專業學習的局限性,倒閘操作在執行中還存在很大差距。特別是非電氣專業人員在進行電氣倒閘操作時操作極不規范,大多數人根本沒有掌握電氣倒閘操作知識。因此很有必要對電氣倒閘操作加以論述。